中国江苏网讯 独特的江海文化与海门公路管理部门的廉洁历史底蕴,孕育出公路“通途清风”廉洁文化品牌,近年来,海门区交通运输管理局公路管理部门紧扣“公路+”模式,推动“人人清廉,路路清风”成为江海大地独特的风景线,以“莲”的力量,发挥出公路服务社会发展,助力乡村振兴的景象,让一朵“莲花”生根江海大地。

廉洁乡村建设平台建设方案_廉洁乡村建设平台官网_乡村廉洁平台建设

廉洁文化宣传阵地

“廉”心铺路,建起制度管控的“四梁八柱”

“四好农村路”是助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交通运输服务保障,是连接区域发展的根本命脉,而公路工程养护建设项目,工程量大、资金密集,预防廉政风险任务重。为全面推动廉洁文化落地生根,海门公路部门加强制度建设,起草出台了《南通市海门区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实施办法(试行)》《南通市海门区农村公路建设管理评估办法(试行)》,严格执行《南通市大中修工程人员考勤管理办法(试行)》,推进首件工程认可制度、监理人员在施工期间等管理措施的落实。加强农村公路纪检巡查工作,对各区镇开展农村公路建设和建养资金使用情况专项督查。年初,牵头印发《关于开展2023年度农村公路督查的通知》,通过与区纪委联合的形式对农村公路进行全方位的巡查督查,用有力监督促进有效落实,为海门“四好农村路”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纪律保障。同时,“外”在约束也不断强化,依托“路长制”平台,公布各级路长电话,提供举报监督电话,让百姓诉求拥有发声渠道。积极推进“12345”和“12328”等热线满意度建设,让社会各界以监督的视角共建公路,截至目前,海门公路部门共接收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181封,均已办结,群众满意度100%。

乡村廉洁平台建设_廉洁乡村建设平台建设方案_廉洁乡村建设平台官网

党建共建活动

“廉”行融合,虚功实做聚力干事活力

海门公路部门推动各乡镇以特色产业为引领,依托“一镇一循坏”,以整治路域环境为抓手,将“廉”元素融合进江海大地。路域环境融入“莲”“梅”“兰”“竹”的精神元素,将公路廉洁文化品牌与党建品牌建设相融合,体现出“通途清风”品牌同乡村振兴、旅游产业化等深度融合,突出公路引领的集群效应。海门公路部门与四甲镇人民政府在S222线合兴村设置廉洁文化宣传阵地,结合“四沿垃圾”、视距隐患专项整治工作,改善道路沿线环境,以廉洁文化这一“软实力”凝聚干事活力,把“通途清风”廉洁文化品牌落地生根,并形成长效管理机制。有效解决了党建文化助力人居环境改善和提高,以点带面促进属地政府、沿线群众垃圾及时清收,确保公路路域环境整洁。

廉洁乡村建设平台官网_廉洁乡村建设平台建设方案_乡村廉洁平台建设

颁发“民间路长”聘书

同时,海门公路部门深挖“廉”义,积极探索向社会延伸“触角”。聘请四甲镇新复居委会周玉忠为“民间路长”,义务参与项目建设期间的群众协调工作以及常态化的参与、监督和支持路长制工作,发挥“老娘舅”的作用,成为公路廉力的补充。

廉洁乡村建设平台建设方案_乡村廉洁平台建设_廉洁乡村建设平台官网

美丽农村路:四甲镇汝龙路\余东乡村旅游节

“廉”力覆盖,因地制宜推动区域大发展

海门公路部门以廉洁文化这一“软实力”,推动海门高质量发展。近年来,海门区推出一批交通服务乡村振兴的“农村公路+产业”项目,把农村公路建设有效覆盖到农村产业带和特色产业点,打造三厂街道“农村公路+现代农业”、开发区“农村公路+地标养殖”、临江新区“农村公路+生物科技”、常乐镇“农村公路+文化旅游”、海永镇“农村公路+生态江岛”、正余镇“农村公路+先进‘智’造”等一批特色环线。海门区通过推动“四好农村路”高质量发展,配合相关政策,吸附农村地区分散涉农产业点,努力形成规模聚集效应,打造农村产业集聚带。

下一步,海门公路部门将以“路廉”促“清廉”,把党风廉政建设放在心上、抓在手上,把党风廉政建设与公路建设养护工作同安排、同实施、同检查、同考核,持续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环境。让“通途清风”品牌成为外联内畅南通经济社会发展的“助推器”,带动沿线因路而变、因路而美、因路而富、因路而兴,为南通公路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,助力实现乡村振兴。(黄刚、朱轶琳)